李春青
李春青,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个人简历
1993.9-1998.7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
1998.9-2001.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硕士;
2005.9-2008.7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师从国家工程院孟兆祯院士从事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法研究。
2004.3-2004.7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进行的中德联合教学,赴柏林交流;
2007.3-2007.7英国格莱摩根大学双语教学培训。
2001.3至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捷报比分副教授。
教授课程
建筑设计及原理(一)(二)
建筑学毕业设计
设计初步(二)
建筑学专业英语(一)(二)(三)
景观文化与美学
建筑与环境认识实习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建筑设计教育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历史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城市设计
教学获奖
2011.9获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石膏造宅”优秀教案奖;
2011.9指导“围宅雕园”获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11.9指导“半穴崖”获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11.9 参加“捷报比分低年级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体系建设”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1.9 参加指导“形式结构凭借训练”教案被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教案奖”;
2011.9参加指导“四届之层—仙阁”获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11.9参加指导“四界空间”获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11.9参加指导“行走在半墙之间”获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11.8参加指导“慢轨”获“海峡两岸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推荐奖(第三名);
2011.8参加指导“都市底下生活”获“海峡两岸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选奖;
2011.8参加指导“PORTABLE WALL HOUSE”获“海峡两岸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选奖;
2011.8参加指导“拉拉屋”获得“海峡两岸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选奖 ;
2010.9指导“路径-空间-游乐园”获Revit杯全国大学生优秀作业奖;
2010.10参加指导“九宫格-雕-围”获得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09.10参加指导“九宫格造园”获得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09.10主持的《建筑设计及原理》课程获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课程实录交流展优秀课程奖;
2009.10参加指导“四界书法形式与文字空间”获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08.9 参加“着眼于创新思维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8.10参加指导“九宫格造园练习” 获得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08.10参加指导“旧城补丁六记”获得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05.9参加指导“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分析与表达”获晶艺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
2005.1指导郭楠楠获得“欧神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作品入围奖。
科研获奖
2011.12获科技部颁发的精瑞科学技术奖建筑文化奖金奖(北京川底下古村建筑文化研究与保护工程)证书编号JR2011-05-001-02,排名2;
2011.12获科技部颁发的精瑞科学技术奖住区规划奖优秀奖(北京焦庄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建筑设计)证书编号JR2011-03-001-03 国家级,排名3;
2011.8北京顺义焦庄户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与整治规划被评为2011年北京市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排名3;
2010.4主持的北京市教委主题资源包建设——北京清代王府建筑与文化,被评为优秀项目;
2004.10《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德联合教学试点班”成功赴德交流报告》获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中国明清王府文化研究;
北京市教委北京既有四合院建筑再利用技术及应用研究;
北京市教委教育资源库建设清代北京王府建筑与文化;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基金—中国传统园林景路设计理法研究;
北京川底下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前门东区项目B区四合院更新设计/三里河景观设计研究;
无锡市702所船舶研究设计园概念规划设计;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城市中心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门头沟区108、109国道沿线村庄民居改造项目;
河南温县世界水景风情度假园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前期策划研究;
大栅栏地区四合院更新方案设计竞标
网吧建筑设计初探。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 住宅环境的价值——智利圣地亚哥的绿地引入策略,《中国园林》201008,核心期刊;
2. 历史文化遗址景区标志牌系统规划设计研究——以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景区为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第3期,核心期刊CSSSI;
3. 浅谈北京城市形态发展的两个问题,《工业建筑》2006第36卷,核心期刊;
4. 端郡王府寻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12第4期,核心期刊CSSSI;
5. 端郡王府府主考,《大众文艺》201107;
6. 质亲王府建筑寻踪,《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6;
7. 变革中的墓地景观:英国墓地设计与管理的新发展,《风景园林》2008年第4期;
8. 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规划设计评述,《风景园林》2008年第3期;
9. 建筑设计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网吧建筑设计为例,《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2期,第17卷;
10. 平安街畔庄亲王府寻踪,《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 鲜鱼口四合院保护、更新探索,《建筑创作》200712;
12. 全面解读北京的胡同——评《胡同九章》,《时代建筑》2007年第6期;
13. 浅议开放性国际教育模式的新尝试,《城市建筑》2005年第4期;
1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德联合教学试点班”成功赴德交流的报告,《中华教育改革文论》,中国物质出版社,200410;
15. 梅府家宴,《金丝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02;
16. 大金丝胡同17号,《金丝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02;
17. 东煤厂胡同11号,《金丝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02;
18. 大金丝胡同5号和7号,《金丝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02;
19. 翠花街5号的现存建筑,《白塔寺地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1,
20. 玉皇阁,《白塔寺地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1;
21. 礼多罗贝勒府建筑,《白塔寺地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1;
22. 质清王府建筑,《白塔寺地区》201111;
23. 端郡王府建筑,《白塔寺地区》201111;
24. 庄亲王府寻迹,《府第寻踪》200611;
25.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Group Culure In Inhabitation Modality of Beijing Courtyard,《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Problems In Architecure and Construction》201111;
26. 城市族群居住形态传承与发展——北京四合院居住形态保护与更新探索,《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世界大会会议论文集》200908,国际会议特邀发言;
27. 简论立足基本空间语言能力和中国人文属性的建筑设计教学改革,《2011年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8,会议特邀发言;
28. 北京清代王府建筑寻踪,《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1;
近年来出版的主要教材与专著
1. 专著《中国传统园林景路设计理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12;
2. 主持译著《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1;
3. 主持译著《欧洲办公建筑:办公建筑设计与国家文脉》知识产权出社,200501;
4. 副主编《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1
5. 副主编《建筑及其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质出版社,201008
6. 参编《北京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7. 副主编《如何搞好农村绿化》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05
8. 参加译著《胡同九章》(英文版)东方出版社出版,200701
9. 参编《建筑设计入门教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06
10. 参编《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8:魅力前门》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01
11. 参编《东华图志:北京东城史迹录》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09
12. 参译《简捷图示室内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6
学术兼职及其他
2001.12-至今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会员;
2001.03-2002.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团总支书记;
2003.09-2005.09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2003.12-2003.12 北建工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三代表团代表;
2003.09-2009.08 北建工捷报比分学术委员会秘书;
2009.03-2011.12 北建工捷报比分建筑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